人民币贬值会怎样?
人民币贬值会怎样?
进入今年以来,中国人民银行不断传出新信息:在我国一以贯之近5年之久的“稳健的货币政策”,将要被注入越来越多“积极”的内涵。统计显示,从 1997年到2001年,M2、M1年均增长分别为14.8%和1.45%,比同期经济增长与物价增长之和高出5个百分点。单从这一点说,很难断言货币供应不足。然而,消费物价指数下降却是不争的事实。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,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,将货币调控目标与GDP增长和物价变动之和挂钩,已不能完全反映经济运行所需资金的真实情况。加之人们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,产生储蓄防变思想倾向,使增加货币供应量的政策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。
随着积极的财政政策日显疲态,适时淡出已成为各方共识,长期处于“配角”地位的货币政策应及时策应,尽快上升为“主角”,与调整后的财政政策同时发挥作用。总的政策倾向应是放松银根,在保证经济增长前提下,容忍适度的通货膨胀率。
在WTO框架内,中国承诺的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,已为时不远,在规则允许的期限内,实施人民币的政策性贬值,将能达到“一石多鸟”的效果。
首先,可以提高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,刺激国内消费。因为在积极财政政策淡出后,投资的力度将会减弱,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会降低;对于出口的贡献度,也不能有过高的指望;在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中,最具潜力的当属国内消费,而本币贬值恰恰可以刺激消费,从而推动经济增长。但在人民币贬值的同时,必须充分发挥财政的转移支付功能,保证低收入阶层的基本生活水平,将通货膨胀对低收入阶层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。
其次,可以保持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。与此同时,若能及时推出取消或降低出口退税的政策,既可舒缓外国给人民币施加的升值压力,又能达到为财政松绑的目的。
第三,调整国内不同阶层的收入分配结构,增加弱势群体的收入。中国已经全方位对外开放,外贸依存度已达45%以上,汇率的变动对所有人的利益都会有影响。但是,汇率的变动对不同利益群体的影响是不同的。农民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工人,是当前中国社会的弱势群体,人民币贬值,可在提高中国农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同时,扩大弱势群体的就业机会与收入,抵御入世对我国农业带来的冲击。
第四,为财政金融政策开辟更广阔的操作空间。与通货紧缩相比,适度的通货膨胀,不仅能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提供更有效的使用空间,还可使财政政策的运用更有余地。譬如,通过取消出口退税而节省的财力可用于发展义务教育、提高公务员工资、补助弱势群体等。
第五,为今后的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积蓄能量。近年来,由于中国经济的出色表现,在增强国民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方面效果显著。但也应看到,一些人的狂妄、自大心理也得以暴露,有些人只看到综合国力和总体经济规模已经处于世界前列,而忽略人均经济指标。殊不知,近13亿人口的中国经济总量,仅及 1.26亿人口之日本的1/4和2.8亿人口之美国的1/8,哪里有骄傲的资本。人民币贬值,尽管会降低本国经济以美元计价所占全球比重,但却可避开各国关注的锋芒,为未来人民币开放资本项目积蓄能量,可谓“韬光养晦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