货币供给的基本原理
货币供给的基本原理:
一、货币供应外生论与内生论
外生变量(Exogenous Variables):又称政策性变量,是指由经济体系中的外部因素决定的变量。
典型的外生变量是税率。
内生变量(Endogenous Variablesd):也叫非政策性变量,它是指经济体系内部由经济因素所决定的变量。这种变量通常不为政策所左右。
典型的内生变量是市场经济中的价格、利率、汇率等经济变量。
二、 外生变量还是内生变量?
1、争论的实质:
货币供给的可控性问题
2、争论的政策意义:
货币政策的有效性
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 没有可控性 货币政策可能无效。
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 具有可控性 货币政策是有效的。
国外学者的争论
(1)外生货币供应论:货币供给是可以被中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。
代表人物:凯恩斯(1936);弗里德曼(1963);米什金(1998)等。
主要依据: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可控性很强;同时对决定货币乘数的因素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控制力。
政策意义:货币政策很重要(有效)。
(2)内生货币供应论 :货币供给由经济体系内诸多因素决定并影响经济运行的内生变量。
代表人物:托宾(1963、1976);萨缪尔森(1979)、琼·罗宾逊夫人(1982)等。
主要依据:货币供给模型受众多主体行为影响,实际经济运行对货币供给有决定性作用;金融创新对货币供给影响巨大;中央银行受制于多方因素,不能单独决定货币供给。
政策意义:货币政策难以控制货币供给量,中间指标应该选择利率。
三、我国货币供应理论及观点
(一)主张内生货币供应论的学者
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不强; 现实经济运行中的内生性因素很强。
(二)主张外生货币供应论的学者
从本源上说货币供给都是由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决定的,货币供给是完全可以控制的。 我国的中央银行有足够的权威和手段控制货币供应量。
目前我国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具有较强的控制力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,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在增强,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调控需要适时调整并不断提高调控能力。